?
2016年10月10日,是第二十五個世界精神衛(wèi)生日,今年的宣傳主題為“心理健康、社會和諧”,意在表明每一位公民的心理健康與社會和諧息息相關,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衛(wèi)生工作,共同承擔防治責任和義務,推動形成理解、接納、關愛精神障礙的社會氛圍,保護和促進公眾心理健康、創(chuàng)造和諧的美好社會。 心理健康是什么?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、智、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(fā)展,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系,能諒解他人,辨別是非,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。
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無統(tǒng)一公認的標準。綜合多數(shù)心理學家和醫(yī)學家的觀點看,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碼應具有如下標準: 1. 身體健康,智力正常。身體健康、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,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。 2. 人格完整,意識良好。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,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,熱愛生活,興趣廣泛,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,并自尊自愛,尊重他人,善于調(diào)節(jié)自己的言行舉止,使其性格、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。 3. 樂于交流,善于結友。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善于結交知心朋友,與朋友能溝通心靈,友好相處,對矛盾和分歧,能正確對待,妥善處理,并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和行為。 4. 情緒穩(wěn)定,樂觀開朗。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;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。保持相對的樂觀、穩(wěn)定的情緒,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、謙虛謹慎,在逆境中意志頑強并能戰(zhàn)勝困難。5. 有所追求,積極進取。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有理想、有信念、有追求,敢于面對現(xiàn)實,勇于承擔責任。 積極正確引導 反對校園暴力 在許多人看來,暴力行為和學校是不沾邊兒的事,但嚴峻的事實是:校園中的確存在著暴力行為,其中最常見的表現(xiàn)是搶劫,即高年級在校生或流失生向低年級學生索要錢財,被搶者如果沒有錢或者錢少就會被毆打,而被搶者由于遭到威脅往往不敢向老師或家長反映,導致實施搶劫者愈發(fā)猖狂。而學校及家長往往將預防校園暴力的重點對準校外,卻忽視了同為學生的校內(nèi)施暴者。校園中的搶劫現(xiàn)象給青少年的學習、生活特別是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是極大的,許多被搶學生日后想起當時情景仍感到很害怕。
所以塑造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青少年確立積極的生活目標與態(tài)度,培養(yǎng)健全的人格與個性。幫助青少年正確緩解壓力。痛苦、挫折、失敗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,要正確引導青少年以積極的健康愉悅的心理正確認知和評價壓力,讓青少年充分認識到:生活中,快樂與痛苦并存,生活中的挫折、沖突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;要正確引導青少年掌握一些雖不能治本,卻在具體情境中有其實用性的生理放松的方法,如通過控制呼吸、心跳等生理反應來從外到內(nèi)改變情緒;要給予青少年包括自尊心、自信心等在內(nèi)的適當?shù)男睦碇С郑瑥亩行p輕壓力的不良影響,提高應對紛繁復雜現(xiàn)實生活各種挑戰(zhàn)的能力;要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,讓青少年在實踐中磨煉意志,砥礪品格,培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(zhì)和較強的心理調(diào)適能力。